第七百二十八章 金雀台-《三国之暴君颜良》


    第(2/3)页

    诸葛亮到底是会拿捏人心,把刘备的心思摸得透彻。

    刘备负手于后,踱于堂中,眉头深思。

    半晌后,刘备点头道:“军师所言极是,子龙所言,实在浅薄之见也,中原断不可弃。”

    一句浅薄之见,直把赵云听得心中一寒,剑眉也微微而凝。

    心中虽有不悦,但赵云却隐忍不发,拱手道:“诚如是,若不弃守中原,又当如何自守?”

    诸葛亮却摇着羽扇,淡淡道:“自所谓水来土淹,我大燕正义之士,岂惧颜良残暴之兵,颜贼若是敢犯我南岸诸城,我大燕军民,自当齐心协心,拼死抵御。”

    此番话虽然慷慨激昂,但却有些空洞,并无实际的御敌之策。

    诸葛亮也办法,这个时候他也拿不出什么好主意,只能用漂亮的口号来振作刘备的精神。

    果然,刘备的热血跟着就沸腾了起来,毅然道:“本王心意已决,南岸必当死守,本王绝不会把中原黎民百姓,拱手葬送于颜良的虎口!”

    怒吼之下,群臣激愤,就连诸葛亮也挥舞着手听羽扇,附合着刘备的豪言壮语。

    赵云却只能暗暗叹息,默默无言。

    ……

    虎牢关。

    从洛阳征集的民夫,已经担土抬石,在废墟上重新修筑大火重创的虎牢关。

    攻陷虎牢未久,颜良在关城象征性的逗留了几天,便归往了洛阳。

    是日,颜良在洛阳王宫召集众文武,向他们宣布了一个重大的决定。

    从即日起,颜良将把大楚国的王都,从江东的应天,正式迁往洛阳城。

    这个突然性的决定一宣布,大殿中一片惊臆,众文武们竟是无人料到,颜良会有此重大决定。

    “大王,洛阳虽乃汉廷故都,但眼下却位于我大楚北境,曹刘二敌三面虎视,以洛阳为都,似乎有些不太安稳。”庞统当即表示了担忧。

    众文武们纷纷附合,皆认为迁都洛阳,有些冒险了。

    自古以来,都城之所在,往往择处安之地,洛阳眼下却直面敌人,尤其是北面,隔着一道黄河就是刘备的地盘。

    这样一个地理位置,光从地图上来看,就给人一种不安全感。

    颜良却不屑一哼,反问道:“洛阳三面环敌又如何,我大楚雄兵数十万,难道尔等没有信心保得洛阳之安吗?”

    一句反问,把众文武们都给逼了回去。

    大堂中,众人一时不知如何以劝。

    这时,颜良却高声道:“本王知道你们的心意,但本王迁都洛阳,就是要告诉天下人,本王非乃偏安之君。洛阳地处天下之中,正是用兵之地,本王迁都洛阳,就是要把洛阳变成本王西灭曹操,北扫刘备,全取天下的前进基石,尔等明白吗。”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