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这是吴宗达刚刚想到的一层,他记得上一回见面时王星平便提起过要走科举正途的想法,如今又费了好一番周章要走历事生的路子,若只是为了练兵完全没有必要来国子监的,既入了国子监,自然也是为了能够进用,而通过监生身份直接参加来年的北直隶乡试并不是什么非同寻常的路数,他那老师徐光启便是如此得的解元。 “还望先生成全。”王星平并不隐瞒。 “也罢,你行的也是正道,我便答应你了,不过练兵归练兵,功课可不能落下,不然历事的考核能过,乡试却不会看你兵练得如何的。” “学生明白。” 这场入学前的面试看来是圆满通过了。 刚刚从吴府回到自己宅子,一位尊客已经久等。 望着眼干瘦的老者,王星平习惯性地一揖,“客卿亲自登门,不知所谓何事。” 来人正是李可灼。 【参考文献】 1、《大明会典》 2、《明神宗显皇帝实录》 3、《晚明史》樊树志 4、《万历野获编》沈德符 5、《明史•列传第八》 6、《明史•列传第八十一》 7、《明宫史》 8、《酌中志》刘若愚 9、《宛署杂记》沈榜 10、《明代国子监立簿稽查制度探析》杨万贺 11、《明代国子监初探》闫立军 12、《明代岁时民俗文献研究》张勃 13、《明光宗贞皇帝实录》 14、《明代国子监的坐监积分与实习历事制度》王凌皓、刘淑兰 第(3/3)页